2025-10-14
走進南京的一所希望小學,一場別開生面的金融宣教鄉(xiāng)村活動悄然展開。中國銀行以智能機器人為載體,將AI科技與金融知識相結合,為鄉(xiāng)村學子帶來了一場名為“鄉(xiāng)間小小AI夢”金融知識小課堂,也開啟了一場金融消保宣教與未來科技交融的夢想之旅。
2025年金融教育宣傳周活動期間,中國銀行聚焦“保障金融權益 助力美好生活”主題,積極開展形式多樣、渠道豐富、覆蓋廣泛的金融教育活動,打造中國銀行金融教育宣傳品牌,全面推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。
扎根基層 打通宣教“最后一公里”
利用社區(qū)“網格化”管理方式,中國銀行將金融服務與金融知識送向縣域基層,覆蓋鄉(xiāng)村、草原、漁村、邊疆等多元場景,讓金融教育“零距離”觸達家家戶戶。
青海省分行:沿著草原牧道,走進牧民家中,用“馬背語言”“帳篷語言”解讀金融術語,并結合牲畜交易、信貸需求,講解詐騙防范、銀行卡安全等知識,實現(xiàn)金融服務“從網點到草原、從柜臺到家門”的延伸。

▲青海省分行開展金融知識進草原活動
河南省分行:聯(lián)合多方力量,“以政警銀保搭檔”模式走進鄭州村落,用方言普及防騙與惠農知識,打通金融教育宣傳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西藏區(qū)分行:通過走村寨、入軍營等形式,開展“金融知識進邊疆”特色宣傳活動。亞東支行走進村委會,以“拉家?!钡姆绞剿徒躺祥T;米林市支行走進軍營,為邊防指戰(zhàn)員送上“金融安全指南”。
山東省分行:組建漁村宣傳小分隊,開展“金融知識進漁村”系列活動,開啟“豐收理財”小課堂,引導漁民科學理財,讓辛勞所得穩(wěn)穩(wěn)“入倉”。同時揭露漁業(yè)補貼詐騙陷阱,守護漁民“錢袋子”。

▲山東省分行開展“金融知識進漁村”活動
聚焦反詐 筑牢財產安全防線
針對不同群體詐騙風險點,中國銀行創(chuàng)新宣教形式,積極發(fā)揮一線工作人員“前哨”作用,強化反詐預警與非法中介風險提示,提升公眾風險識別能力。
重慶市分行:開設“活力銀齡·健康‘香’守”夕陽課堂,將中藥香囊制作與金融知識結合,增添課堂趣味。發(fā)放大字體版《“老頑童”智趣生活幫幫報》,介紹常用手機軟件操作流程,利用卡通形象揭示“以房養(yǎng)老”“保健產品”等騙局。
蘇州分行:聯(lián)合中銀三星人壽、蘇州市公安局走進高校,面向200余名大學生開展專題講座、普及金融知識,同學們在輕松的氛圍中實現(xiàn)了“入耳、入腦、入心”,為校園文化注入金融教育內涵。
陜西省分行:開展金融教育宣傳進校園活動,結合高發(fā)詐騙類型,講解真實鮮活案例,設置“過關斬將”金融知識有獎問答、模擬投資等互動環(huán)節(jié),深化學生防范風險意識,提高識別詐騙能力。
天津市分行:攜手意式風情街共同舉辦金融知識宣講活動,向中外游客詳細講解非法金融活動識別、電信網絡詐騙、個人信用保護等知識。針對外籍人士和老年人,重點講解跨境電信詐騙防范措施和個人信息保護要點,提醒遠離高息誘惑。

▲天津市分行意式風情區(qū)宣講活動現(xiàn)場
中銀保險:在老年活動站等場所,打造有溫度、有共鳴的“銀發(fā)課堂”。通過“案例情景劇+互動問答”形式,講解“以房養(yǎng)老”“保健品投資”等典型案例,教學老年人操作手機銀行、識別虛假短信驗證碼等實用技能。
知識普及 引導樹立適當理財觀念
中國銀行積極開展“三適當”原則宣傳,既面向消費者普及知識,也強化從業(yè)人員培訓,雙管齊下杜絕虛假營銷宣傳,倡導理性消費投資。
福建省分行:攜手中銀三星人壽舉辦專題培訓,解讀“三適當”監(jiān)管政策與合規(guī)要求,幫助從業(yè)人員準確把握政策導向;通過銷售行為規(guī)范、客戶風險評估等實務模擬,提升服務風險管控能力。
云南省分行:以定制折頁、原創(chuàng)內容、互動答疑等形式,向中高端客戶解讀“適當?shù)漠a品賣給適當?shù)耐顿Y者”原則,并結合近期“虛假私募”案例,提醒客戶不盲目追求高收益。
廈門市分行:走進企業(yè),解析非法集資案例、講解“三適當”等金融知識,幫助消費者識別金融營銷中常見的風險點和易受誤導的環(huán)節(jié),引導樹立理性消費和投資觀念。
中銀消費:聚焦不同區(qū)域和群體特點,開展高校行、隨餐送教、科技賦能等特色活動,在消保公益市集活動現(xiàn)場融入科技手段,讓消費者通過與智能機器人互動,學習掌握消保知識。

▲中銀消費科技賦能消保公益市集互動體驗活動
中國銀行將持續(xù)提升金融教育宣傳工作的創(chuàng)新性、實效性,打造“中行消保 四季相伴”特色教育宣傳品牌,助力消費者明辨風險、遠離侵害、維護權益,為美好生活保駕護航。